年轻人出现多尿、多饮症状,同时罹患骨质疏松症,需要查查甲状旁腺是否出问题了。 陶慧 摄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俞建东 戴希安
多尿、多饮、骨质疏松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也许会习以为常,而一旦在青壮年身上出现的时候,被众多“广告词”洗脑的人们往往会以为是肾虚。于是,吃各种各样的补肾补品药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万云乐提醒,年轻人出现多尿、多饮症状,同时罹患骨质疏松症,需要查查甲状旁腺是否出问题了。原来,他在不久前刚为一名“侵犯食管、颈部气管、神经的甲状旁腺癌”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治疗,解除了患者4年来反复出现“多尿、多饮、嗜睡”的困扰。
4年多尿多饮嗜睡
竟是甲状旁腺癌
4年前,未满30岁的小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却无端端出现多尿、多饮的现象,自以为是“肾虚“,便购买“补肾壮阳”中成药服用后,“多尿、多饮”现象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并出现精神疲乏、嗜睡、腰背酸痛等不适;甚至在打羽毛球时完成一个常规的扣球动作后,竟然出现右肱骨骨折。
入院后检查发现:小郭血液中钙离子明显升高、磷离子偏低,双肾多发结石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小郭肱骨如此脆弱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玄机呢?
进一步的抽血检查发现,小郭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正常上限的5倍,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甲状旁腺瘤。经手术切除左下甲状旁腺瘤后,小郭多尿、多饮症状较前改善,肾功能、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好景不长,术后第3年开始,小郭又开始出现多尿、多饮、疲乏、嗜睡的症状,并渐进性加重,进一步诊治发现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达到正常上限的10倍,高血钙、低血磷,这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行颈部增强CT提示甲状腺左叶后方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2厘米,与食管、气管分界不清,怀疑是甲状旁腺癌。
易复发但存活率较高
九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万云乐介绍,甲状旁腺癌是临床极少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旁腺的实质细胞。迄今为止,有关甲状旁腺癌的中英文报道尚不足2000例。甲状旁腺癌病因比较复杂,尚未十分明确,家族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史(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Ⅰ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可能增加患甲状旁腺癌的危险性。这是一种相对低度恶性的肿瘤,近20年来,甲状旁腺癌患者的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稳定在76%~86%和49%~67%,尤以获得完整彻底切除肿瘤病人的5年、10年存活率为高,分别达到90%和67%。虽然甲状旁腺癌非常罕见,但容易复发。
临床上,90%以上的甲状旁腺癌患者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与高钙血症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如恶心、呕吐,烦渴、多饮、多尿,精神抑郁或狂躁,甚至胰腺炎,骨关节痛,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这与良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鉴别较为困难。一般而言,良性甲状旁腺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而甲状旁腺癌病人中男女比例几乎相当,且发病年龄普遍较甲状旁腺瘤者年轻。
万云乐表示,相对于良性肿瘤,甲状旁腺癌肿多数比较巨大,可以摸到甲状旁腺癌肿块的比例占36%~52%,在良性疾病中仅占5%。临床上,甲状旁腺癌的表现可以包括肿瘤的自发症状,如消瘦、疲劳、厌食和肌肉萎缩等,还有肿瘤局部浸润症状如喉返神经受累所致声嘶、食管侵犯所致吞咽不适等。
出现5个问题警惕甲状旁腺癌
手术是唯一出路
医生通常根据高血钙症相关症状和实验室高钙、低磷现象,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困难,但对于甲状旁腺疾病的良恶性的鉴别以及定位仍存在困难。
目前,甲状旁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病理组织。国内外公认的首次手术方式是甲状旁腺肿瘤连带同侧甲状腺叶包括峡部整块切除的根治术。
对于如何早期发现甲状旁腺癌,万云乐提醒,出现以下时应警惕甲状旁腺癌:
旁亢表现显著,较早出现骨病和肾功能损害;
PTH值至少高于正常2~4倍,通常是高于正常的5-10倍,血钙值大于3.2mmol/L;
颈部触诊或B超检查发现有肿块,且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伴钙化者;
中发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
理见核分裂现象,或侵犯包膜、血管,或证明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最后一条是最为重要的依据。” 万云乐强调,应综合前5条作结论。当然,反复出现的多尿、多饮、高血钙、低血磷等相关症状时,要警惕甲状旁腺的疾病,尤其对于年轻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时,更要警惕甲状旁腺癌的可能。无症状型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应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只有血钙正常才能真正无症状。
小知识
甲状旁腺起什么作用?
甲状腺,我们很熟悉,也知道它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能贮存大量的激素,利用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将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热量生成,能调节生长发育以及组织分化。
相比熟悉的甲状腺,甲状旁腺显得很陌生。它在哪里,又有什么作用呢?
据介绍,甲状旁腺很小,位于甲状腺附近,通常有四个,左右各一对,为扁椭圆形小体,棕黄色,形状大小略似大豆,均贴附于甲状腺侧叶的后缘,位于甲状腺被囊之外,有时也可埋藏于甲状腺组织中,上一对甲状旁腺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部附近处,下一对则在甲状腺下动脉的附近,约位于腺体后部下1/3处。
甲状旁腺是较小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素)的功能为调节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主要使骨钙释出入血,再由肾排出进行调节血钙平衡,故甲状旁腺的靶器官是骨与肾。分泌不足时可引起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搐搦症;功能亢进时则引起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故有些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是不是与甲状旁腺功能失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