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盛夏小心“脂肪泻”
媒体报道
阅读:
夏秋交替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许多人一出现腹泻,就立即服用止泻药。实际上,这种做法极为不妥。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介绍,腹泻在临床上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主是因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疾病,或因饮食不洁所致。这是夏季腹泻增多的主要原因。非感染性腹泻是指非肠道细菌感染引起,因受冷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其中,医学上所称的“脂肪泻”就属于这一类,它是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脂肪泻是由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不良引起,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脂肪类食物脂肪代谢的负担,这容易通常在夏天较为常见;二是胆汁分泌障碍、胰脂肪酶缺乏等。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再钟爱于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如冰激凌,则极易伤害胃肠道。
有消化专家提醒,盲目使用止泻药是错误的。如果是因胰腺功能不足导致脂肪泻的患者,需要补充外源性消化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消化酶制剂有很多,如补充胰酶,可让食物消化更彻底,改善脂肪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信息时报记者 谢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