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医患互动拼厨艺享健康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炎症性肠病(IBD)中心“常在心”病友会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活动——烘焙厨艺大赛,为病友们提供一种时尚的患教知识学习和互动方式。

对口:

消化系统疾病VS厨艺

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患者们对于饮食和营养一直有许多疑问。中山六院IBD中心副教授郅敏介绍,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饮食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患病过程中,如果关注饮食并适当调整饮食,是有减轻症状、促进康复的机会。

而这次的厨艺大赛的筹办,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病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当然,活动也结合当前IBD病人的饮食的特点,分成4组进行曲奇、面包与蛋糕、馒头、面条等DIY制作比赛,并邀请对广东食物有独特研究著有《岭南饕餮:广东饮膳九章》、《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等著作的著名的文史学者周松芳博士(他本身也是IBD病友)做现场评委。

现场:

病友之家是联系感情的桥梁

众所周知,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以腹痛、腹泻、便血、营养不良等作为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很多患者都有严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他们大多存在自暴自弃、厌世、自闭、抵触或逃避治疗的心理。

而病友之家是一群被命运聚拢在一起的人。为了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正确对待疾病,中山六院IBD中心在学科带头人胡品津教授的倡议和帮助下,由郅敏副教授负责举办了一系列的科普与健康教育活动,如每个月定期的健康课堂,还开设了炎症性肠病专业网站和电话咨询平台,别出心裁地利用新媒体如新浪微博、微信等进行全方位的咨询科普健康、宣教活动。

据了解,郅敏副教授从2011年1月就倡导成立了炎症性肠病病友QQ群:一起战胜克罗恩病,目前此群注册人数已超过1000余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炎症性肠病病友QQ群。并已由起初的郅敏副教授一人在线答疑发展到消化内科医生轮班坚持在每周五晚的固定时间在线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