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生异物卡喉时无法明说,家长应特别留心。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2岁幼儿吞下硬币、八旬老人被肉噎住,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连收治了两位食道异物患者。专家提醒,老人幼儿都是异物卡喉的高发人群,家人须留心照看,以免酿成惨剧。
惊险◥>
硬币卡住幼儿食道
2岁大的女孩小贝近期出现异状,不断干咳和呕吐,还一直说喉咙痛,哭闹不止。家人警觉,赶紧将其就近送到中山六院就诊。
医院的胸片检查显示,小贝第7颈椎与第1胸椎体之间有一圆形高密度影,但医生无法确定是卡在气管还是食道。
该院儿科、耳鼻喉科以及食道胃肠外科医生多次查看胸片讨论后,考虑为食道异物,异物位于食道上段近入口,手术有一定难度。对一个2岁多的幼儿作胃镜检查,必须在全麻下进行,而且从异物形状看,不排除是电池芯片或纽扣之类的东西,手术存在一定风险。
最终,在麻醉科、消化内镜中心与儿科医生的相互配合下,胃镜顺利进入到小贝的食道,医生很快看到一枚硬币,十五分钟后硬币被取出。小贝父母心口上悬着的大石才终于卸下。
离奇◥>
猪肉块塞喉险当癌
八旬老人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只能接受半流质饮食,最后连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到当地医院行钡剂上消化道造影,提示为食管癌并发梗阻。由于症状“典型”,医生考虑为肿瘤晚期,称无法行手术治疗。
老人一家不甘心,辗转来到中山六院求诊。
入院后,医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老人血常规、尿常规及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也没有明显异常。该院副院长、食道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患者应该不是肿瘤,很有可能是食道异物!
由于之前的钡剂积留在食道梗阻部位,无法进行胸部CT及胃镜检查,且由于食道堵塞,钡剂又无法自行排出,在彭俊生的指导下,该院医护人员对老人予以插胃管并多次洗胃,考虑到老人有可能出现呛咳的风险,每次仅使用少量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直到彻底排出钡剂。
待钡剂排干净后,老人接受了胃镜检查,胃镜下显示,折磨老人多日的食道异物,竟然是一大块瘦肉!多名内镜医生联手以异物钳,分次将块状物推入胃腔。食道梗阻解除后2小时,老人便可正常进食半流食物,没有再出现原先的梗阻感。经探查,老人的食道只是有轻微的糜烂性炎症,并未发生癌变。
建议◥>
老幼饮食当多注意
“食道异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而老年人随着机体功能下降容易造成误吞,因此,老人和小儿都是异物卡喉的高发人群。”彭俊生指出,每年因食道卡入异物而死亡的人不在少数,老人的食道异物多为块状食物或者食物误入呼吸道,而婴幼儿则是手能碰到的所有东西,如各种玩具与食物等。
成人喉咙被异物卡住时的主要表现是无法讲话,患者应将手放在喉咙上示意,以此告诉他人自己喉咙内有异物。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差,一旦异物卡喉更容易出现剧烈呛咳、脸憋得青紫等危急情况,这时家人应尽快将其送院诊治。
彭俊生提醒,老人吃饭不宜太快,不吃块大和过硬的食物,吃饭时最好不要说话,也不要有大幅度的动作。对于不谙世事的婴幼儿,家长应时刻陪同照看,不要在他们身边放置小件物品,尽量不喂食瓜子、花生、果冻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