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被鼠咬伤 需防狂犬病
媒体报道
阅读:

南方农村报记者 苏晓璇
 
通讯员 简文杨
 
近日,一位妈妈抱着两个月大的宝宝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求医。原来,由于她的疏忽,宝宝被老鼠咬伤,整个左臂血肉模糊。她很是自责,同时也很担心宝宝会否感染上老鼠身上携带的病毒。
 
据接诊医师介绍,宝宝被咬伤好几个地方,主要集中在手臂,伤口都比较深,最深的接近0.8公分,“应该是只大老鼠咬的”,但相对幸运的是,没有伤及宝宝其他重要部位。
 
在紧急清理伤口后,护士给宝宝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和狂犬疫苗,以防感染,同时建议妈妈带宝宝到专门治疗感染病的医院进一步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预防狂犬病和流行性出血热。
 
该院急诊科郑浩明副主任介绍,每年夏天都是动物伤人的多发期,“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和发情期”,像老鼠、兔子、狗等怕热的动物,天气一热就容易暴躁,需特别防范。
 
郑浩明表示,被动物咬伤切不可轻视,“即使是小伤口都有感染的可能,如被老鼠咬伤,感染的几率更大。”
 
一般人最担心的是引发破伤风。郑浩明介绍,所谓破伤风,是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这种细菌一般在无氧状态下能大量繁殖,并且还会随着血液扩散,影响身体其他脏器的功能,严重可导致死亡。“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他介绍,被咬伤后应赶快用清水或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约15分钟,伤口较深时要灌注清洗;冲洗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对伤口内外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应立即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狂犬疫苗。
 
郑浩明强调,在没有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不应就立即用创可贴等将伤口包裹严实,这样容易留下隐患。“一般来说,处理完小伤口后,应继续观察其变化,若还出现红肿疼痛,且持续无减,应及时就医检查。”
 
另外,他指出,鼠类与犬、猫等动物一样,可能传染狂犬病。被老鼠抓伤或咬伤后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注射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