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初俊。
李初俊在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深圳商报记者 郑 思
日前,福田区第二人民(梅林)医院(以下简称“福田二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一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该科室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初俊亲自手术,用微创方法彻底清除了患者可能癌变的病变部位。
福田二院副院长杨维表示,这不仅是该院开展的第一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全市医疗系统也是属于领先水平。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附属六院”)合作办医,使得市民不出深圳就能提前预约全国顶级消化内镜专家的治疗。医院消化内科还将添置氩气刀、超声胃镜等一系列设备,为整个科室的技术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20分钟成功完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今年35岁的市民周先生(化名)因上腹出现饱胀感,到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经过胃镜检查为胃窦体部黏膜增生伴肠化,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为胃窦体黏膜增生性病变。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清说,医学界普遍认为胃内异型增生是胃癌癌前病变,只有提早干预它,才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刘清的主持下,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对患者的情况做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患者的病情应该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该项手术是当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领先的内镜微创手术,但是,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手术过程中刀法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胃穿孔。
经过商议,该院消化内科科室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初俊教授来医院亲自操刀手术。在手术开展前,科室医护人员与病人周先生做了充分沟通,周先生同意手术。
手术仅仅花了20分钟,一块完整的胃黏膜被剥离下来。15点30分病人插管麻醉后,左侧卧位内镜检查台上,插镜,李初俊发现病变部位,大小约2.5×3cm,用氩气刀标记手术位置,予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沿标记点切割,仅有少量渗血。术后创面干净,患者周先生无明显不适,安返病房。
微创技术
创伤小清除彻底
李初俊教授表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以完整切除大块病变。手术通过内镜,用电凝方法在病变周围进行标记,沿标记进行镜下切割分离,最后使病变完整剥离,术后还能够对切除标本再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一步确认病变性质。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能够判断该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李初俊解释说,如果病理学试验发现肿瘤是良性的,那么把病变部位切除,让伤口结疤,能够防止病变恶化,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证明大块黏膜病变是恶性的,也能够在其恶化之前早期将其切除,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目前此种微创技术在全国乃是全世界都是属于领先水平,适用于胃肠黏膜出现大块黏膜病变或者早期癌症患者。
不出深圳预约
全国消化内科专家
今后,市民可以到福田二院消化内科提前预约中山六院专家的治疗。福田二院与中山六院签署合作协议,李初俊每月将有一天时间到福田二院坐诊,开展疑难病例会诊、示教查房、科研指导、镜下手术等工作。
福田二院副院长杨维表示,中山六院胃肠专科有700张住院床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胃肠专科。
李初俊是全国胃肠专科的顶级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肠镜专业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亚太结直肠癌工作组成员。曾接受香港消化内镜学会和曹世植消化内镜基金会奖学基金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引领治疗内镜潮流的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现代治疗内镜培训,并参与过香港微创中心关于早期消化道癌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培训。1987年至2007年,李初俊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工作,2007年后任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现担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
由于一直在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工作,李初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自己的经验与见解,是全国目前消化内科难得的技术全面的专家。 近10多年来专注于消化内镜诊断与微创治疗工作,娴熟操作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胶囊内镜和超声内镜进行内镜诊断与治疗,使得受检者痛苦少。
不断创新
引进国内高精尖技术
今年初,福田二院按照福田区委、区政府及区卫计局的指导精神,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签署了“植入性办医”协议,由中山六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初俊带领中山六院的团队与福田二院消化内科全面协作,全方位提供福田二院消化内科水平,为深圳市民在深圳就能得到国家级消化内镜专家诊疗搭建平台,具体将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胆结石
微创治疗、超声内镜、色素内镜、胆胰管逆行造影等国内高精尖技术。从而形成对食管、胃、肠等早期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技术优势与特色。
目前福田二院消化内科全科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人,硕士1人;科室设有消化内科门诊、病房、内镜室、13C尿素呼气试验室;消化专科配有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如:奥林巴斯、富士能电子胃肠镜、高频电切设备、13C红外光谱仪。目前已经开展了多项诊疗技术:内镜检查技术包括电子胃镜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无痛胃镜、结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治疗技术开展了内镜下电切除术,在内镜下进行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各种类型的肿物及息肉的电切术,上消化道出血紧急止血术等。
福田二院消化内科主要收治消化道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及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经验,对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该科室擅长胃肠道黏膜层息肉的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该院将在已经开展的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治基础上,深入研究,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一流技术、一流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病友。
植入式办医
提升医疗水平
近年,福田二院按照福田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局“关于植入式合作办医”的指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特色、实用、高效、灵活的植入式合作办医模式,先后与中山六院肾内科和消化内科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专家到福田二院坐诊、查房,开展技术指导和手术,如:超声科每个月邀请市内各大医院超声科专家来院进行讲座、操作示教,全方位提高该院超声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外送3名医务人员到植入式办医合作医院培训学习;在技术指导方面,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派遣肾内科专家姜宗培教授到医院肾内科查房、授课5次,指导肾内科三级医师查房及疑难病历讨论等,并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4项;在学术、管理交流方面,医院由副院长带队到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观摩和培训两次,消化内科邀请该院李初俊教授到福田二院开展学术授课1次。
“植入式办医”全方位带动了福田二院科室医疗的提升,不少市民慕名而来。相关专科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初步显现,医院肾内科透析病人快速增长,门诊和住院病人明显增加,消化内科胃肠镜工作量及住院量大幅提升。
今年,福田二院还将进一步推进消化内科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合作。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以专家指导查房和手术、接受福田二院进修医师、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展开合作,计划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超声内镜检查、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通过植入式办医帮助医院消化内科追踪学术前沿,培养学科骨干,提升技术水平。福田二院消化内科将购置超声镜、十二指肠镜、外科电切设备(氩气刀)、胶囊内镜、小肠镜等,超声科引进国内知名品牌高档彩超等,通过购置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规范科室布局,给植入式办医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