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宝宝腺样体肥大用不用手术
媒体报道
阅读: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如果宝宝睡觉有打鼾或呼吸暂停的问题,去医院检查往往都会查出有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手术,但做家长的难免会有各种顾虑。日前,应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邀请,国际公认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权威专家、国际睡眠外科协会主席、Woodson BT教授在广州来访时接受记者采访,对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Woodson BT教授介绍说,引起孩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如果确实是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那手术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孩子还合并有肥胖或面部发育畸形,那么手术效果则欠佳。腺样体的学名叫“咽扁桃体”,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叫“腭扁桃体”,它们都是口咽部的门户。所有孩子的腺样体从出生后都会逐渐增大,在5-7岁达到最高峰,随着其他免疫器官的完善,到10岁左右慢慢萎缩,如此称为生理性肥大。正常情况下,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因为鼾症往往是因为呼吸道的狭窄导致,而生理性肥大还不足以达到那么狭窄的程度。但是,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会使腺样体比正常肥大还要大,当超过这个“正常”的极限,就很容易鼻塞、打鼾。

针对家长非常关心的孩子要多大做手术合适的问题,Woodson BT教授解答说,一般来说3岁以上的儿童接受手术安全性更好,3岁以下的儿童接受手术相对来说风险更高,但并不是说就不能手术,不过需要术后更为密切的监测。

不过,考虑到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存在一定风险,国内有专家的观点是,如果症状不是非常严重,还是先保守治疗为好。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西药的对因治疗,多数都是使用血管收缩剂、鼻用激素和抗生素共同解决炎症,让腺样体达到正常肥大的水平。二是中医看体质辩证用药,可以内服中药,也可以外用中药喷剂,还有针灸、艾灸等多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