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会吃会玩 堵住“肛门病”
媒体报道
阅读:

春节即将来到,饮食玩乐要健康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副院长、外科教授任东林
采写: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新春佳节即将来到。谈起心脑血管病变,老年人都会很重视,知道一旦病情加剧后果会很严重。相比之下,另外一种血管病变———肛门部位血管为主的病变(临床上称之为“痔疮”的一类肛门疾病),许多人容易忽视。
肛门病在老年高发
 “肛门病与冠心病、肿瘤一样,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副院长、外科教授任东林指出,肛门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控制着食物消化残渣的排出,通俗讲就是人体出口的一个开关。肛门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与大便习惯、饮食嗜好、身体劳累程度及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肛门病之所以在老年人中多见,与人体的器官老化,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老人随年纪增长基础疾病增多,排便不如年轻人顺畅、肠蠕动能力减弱、容易便秘,这些都会刺激痔、痔疮脱垂的发生。”任东林说,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特点是吃得少,活动量少,这是老年人肛门病高发的另一重要原因。
40岁以后需做肠镜
 据介绍,在老年人群里,排列前五位的肛门病发病率是痔疮、肛瘘、肛门皮肤瘙痒、痔疮脱垂、直肠癌。
 任东林提醒,肛门病可防可治,即便肠癌通过检查也可以及早发现。一般建议40岁以后做第一次肠镜,如果发现息肉,则一年以后就要进行复查。如果第一次肠镜没有问题,则5年复查一次。对既往曾有肛门病病史者,在注意调摄饮食的同时,每次大便后应保持肛门的清洁与干燥。
吃喝玩乐不忘预防
 在欢度节日时应该怎样预防肛门病呢?任东林提出以下建议:
 1.均衡饮食。饮食中注意脂肪、蛋白质与膳食纤维的合理比例,即荤素搭配。每天大鱼大肉容易形成便秘。
 2.节假日外出机会多,注意干净清洁的饮食。饮食不洁引起腹泻,对肛门病也是一种不良刺激。
 3.警惕“旅行性便秘”。有的人到了外地就会出现便秘,称之为“旅行性便秘”。因此,春节外出旅游可以适当携带通便药。
 4.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打麻将、打牌,年节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久坐久站容易诱发肛门病。应控制在1—2小时内,或期间适当改变体位,站立、走动一小会。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肛门周围血管的血液循环,过度劳作或久坐不动则使人体气虚下陷,肛门周围血管血液瘀滞,造成病变。
 切记:有便意应当立刻上厕所。

牙签成肛门病“凶手”,专家提醒
缺牙老人别叼牙签
 来自南海的彭伯,不知为何肛门痛,一天排便发现带血,吓得赶紧上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副院长、外科教授任东林通过直肠指检发现,原来患者肛门有一根长长的牙签。牙签不是从肛门插进去的,而是吞下去的。彭伯恍然大悟,“我前几天吃完饭就叼牙签,不知怎么的牙签嗖地一下从喉咙滑下去了。当时不痛不痒,就没在意,以为会随大便排出来。”
 任东林表示,门诊常见有老人把牙签、鱼刺、骨头吞下去引起肛门不适的。牙签从喉咙滑落后,由于有食物包裹着,胃腔、肠腔相对比较宽,所以一直漂流到肛门才卡住。“广东人吃完饭后喜欢咬牙签,习惯非常不好。殊不知在说话、喝水时可能就一下滑下喉咙了。”任东林提醒,缺牙的老人千万别叼牙签。

肛门保健小窍门
 记者:任教授,你在肛门的日常保健方面有没有一些简单的小方法,让普通街坊也可以跟着做?
 任东林:像关心嘴巴一样关心肛门,我推荐三个肛门保健方法。
 定时排便,保持排便通畅。大便异常是肛门病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有便秘者可经常按摩腹部。
 用温水清洁肛门。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肛周,不要用粗糙的纸擦肛门。在痔疮发作时,可通过热水坐浴,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
 常做提肛运动。全身放松,有意识地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像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反复做20次,每天做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