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天劳累过后,一心盼着晚上能睡个美觉,可就在享受着美梦的时候,突然一阵“巨响”传来,醒了,发现竟是“枕边人”的呼噜声。这样平凡的经历每天都会上演,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打呼噜也没啥,就是搅人清梦罢了,没有太在意。然而,打呼噜可不仅仅是制造噪音这么简单,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疾病,其中睡眠呼吸暂停就是以打呼噜为主要表现的健康“杀手”。那么,怎样的打呼噜才是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呢?睡眠呼吸暂停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呢?赶紧听听专家们的解答吧。
指导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欧琼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主任 张湘民
记者 魏静红 朱志安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简文杨
“枕边人”当“观察员”
打鼾者呼呼大睡,可这就苦了“枕边人”。要想不打呼噜,我们就得先了解为何会鼾声如雷。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欧琼介绍,打鼾是上气道在睡眠过程中塌陷、阻塞的表现。
若鼾声轻微均匀,或许只是搅人清梦,但如果呼噜声高低不均匀,睡眠时是张口透气,呼噜声停一会儿又继续响起,就是睡眠不宁的表现,这时很有可能已经患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欧琼表示,对于年轻男性、胖子、气道狭窄、先天性下颚小的人,都是打呼噜“高手”。这些人群的“枕边人”就要当个“观察员”,若发现伴侣鼾声异常,就要及时带伴侣到睡眠科做个睡眠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打鼾威胁指数逐个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主任张湘民指出,打鼾背后潜藏着很多健康问题,而打鼾本身也是有不同类型的,鼾声一族不能掉以轻心。
打鼾按程度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两大类。单纯性打鼾发出的鼾声均匀而规律,声音高低一致,一般不伴呼吸暂停,其表现状态有四类(见右表)。
但鼾声不规律并伴呼吸暂停,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打鼾了,其表现的症状除了排山倒海的鼾声外,更多的是患者的呼吸停止。
欧琼表示,因为打呼噜的响声是由于气道狭窄所发出的,当气道完全闭合时,就会出现呼吸暂停。有些人不注意,吸烟、喝酒、肥胖等等危险因素“缠身”,就会很容易从单纯的打鼾演变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很多人都会存有疑惑,呼吸怎么会暂停呢?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是由于气道塌陷并阻止气流进入肺部,从而造成睡眠时发生反复的呼吸停止。
一个成人在睡觉中,若整晚呼吸暂停30次以上、每小时超过5次,并伴有白天乏困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据统计,约4%的中年男性和2%的中年女性患有睡眠呼吸暂停,概率与成人哮喘一样高。
睡眠呼吸暂停等级
轻度:每小时呼吸暂停在15次以下
中度:每小时呼吸暂停15~30次
重度:每小时呼吸暂停超过30次
危险的鼾声——睡眠呼吸暂停
严重嗜睡 小心中招
58岁的张大妈,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的打鼾“高手”,虽然老伴也埋怨过她呼噜打得厉害,但张大妈一直都不太在意,认为自己睡眠质量“挺不错”的。可最近在照顾孙子时,常常感到困倦,明明晚上休息“好”了,白天仍然十分嗜睡,有一次更是在抱着孙子的时候就睡着了。家人见张大妈嗜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便陪伴张大妈到睡眠科就诊。经过睡眠监测,发现张大妈是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其血氧含量低至30%,而正常人的血氧含量是90%以上的,这就是张大妈为什么老是嗜睡的原因。
欧琼表示,打呼噜、频繁的呼吸停止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特征,导致睡眠片段和机体缺氧是其主要生理损害,患者常常会出现大白天嗜睡等不正常表现。如果在打鼾的同时,又伴有以下症状,或许已经掉入了睡眠呼吸暂停的“魔爪”:
夜间胸闷、憋气、睡觉反复觉醒、夜尿;
晨起头晕、睡不解乏、效率低下、记忆力下降、白天嗜睡、几乎随时随地能睡着;
患有冠心病、心率不齐、中风,传统治疗效果欠佳等等。
打呼噜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欧琼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还远远不止以上的症状。由于患者长期打鼾,睡眠时是张嘴呼吸,这就加重了鼻黏膜的损伤。
其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缺氧,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加重肥胖。这种类型的胖子就连喝水都会胖,多见于中年男性。
另外,睡眠呼吸暂停还被证实能引起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疾病,显然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知多D
“倒头就睡”可不是美事
不少人认为,“倒头就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欧琼表示,躺下5分钟内就睡着了,是睡眠潜伏期过短的表现,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对于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往往是躺下就睡着了。而对于一些打鼾的人,也是躺就能睡着,这些人还会自我感觉睡眠良好,其实,这都是一种“假象”。因此,对于有打鼾习惯,又能倒头就睡的人群,更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