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专家建议对学龄前儿童展开听力普查
媒体报道
阅读:

南方日报12月7日讯(记者/曹斯 陈枫 实习生/魏思静 通讯员/简文杨)第一届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听障治疗康复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召开。笔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不仅新生儿听力残疾发生率较高,低学龄、学龄前儿童中听力受损的病例也不少,而这些轻中度听力下降的小儿还极易被忽视。


在我国,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约为1‰-3‰,每年有约2.3万新增听力残疾患儿,而在0-6岁听力残疾中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官萍教授表示,自2009年国家颁布《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以来,国内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已普遍开展,许多新生儿听损被及时发现,但学龄前、低学龄发育期儿童的中轻度听力损伤往往被忽略,“听力损伤属于隐秘性疾病,且多为脑膜炎等疾病的伴随症状,医生在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因而错过了治疗时机。”


张官萍坦言,目前我国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康复问题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她建议在学龄前、低学龄儿童中开展听力普查,“我们已经与天河区教育局合作,在几个幼儿园内开展了听力普查及儿童听力保健活动,调查结果反映有少部分儿童存在听力受损问题。”她提醒,确诊有听力障碍者,必须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治疗,这样他们绝大多数可回归主流社会,否则将导致听力不可恢复或言语发育滞后。